第430章 战伯颜(八)

  宋军经过苦战终于上岸了,然而,黄河岸边的防线只不过是元军层层防御中最“薄弱”的一环罢了。
  宋军虽然获胜,但付出的代价却不能忽视,阵亡高达七百余人,伤者更多。
  双方战损比几乎达到了1.5:1,显然宋军在伯颜面前再次吃了亏。
  而这,仅仅是刚刚开始罢了。
  看了一眼正在打扫战场的宋军,赵昺的心情有些失落。难道是第一阶段太过于顺利导致在将士们心中滋生轻敌思想?或者说伯颜真的如传言所说的那样难以对付?
  “丞相,我军屡屡受挫,该如何应对?”赵昺不懂就问,并不觉得自己很丢人。
  “官家,臣也没有好办法,为今之计或者选择强攻,或者长期围困徐州。”文天祥一脸凝重地说道。
  强攻,预示着将有更多的将士倒在冲锋的道路上。
  长期围困?可以预见等到徐州断粮之时,最先饿死的一定是最普通的老百姓。
  “……”赵昺的脸色很难看。
  “官家,若能取得鞑子的城防图,则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黄鹤凑过来说道。
  城防图?谈何容易!别说现在的鞑子内部根本就没有细作,单说派出谈判使者,伯颜都不予理会。
  “官家,当下之计唯有暂缓攻势,再派出经验丰富的老卒靠近敌阵,以便探察虚实。”文天祥沉声道。
  是夜,丁勇亲自领着王荣耀,杨娃子以及自带“甩抢”技能的王虎等四人,在黑夜的掩护下,悄悄地朝着九里山鞑子的防线出发。
  三月初的苏北地区,深夜时分还是很冷的。一片漆黑的山林中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无尽的未知。远处的山峰在昏暗的月光下若隐若现。
  深处,不时传来阵阵狼嚎声,在深夜的山谷中回荡,显得孤独而又悠远。
  丁勇等人绑住裤腿,如幽灵一般,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警惕地行走在密林、杂草之中。四人每一步都必须格外的小心谨慎,绝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时间悄然流逝,东方的天空再次露出一抹鱼肚白。
  丁勇等人在躲过鞑子的夜间巡逻人员之后,在日出之前终于寻得一处绝佳的观测点,四人在相距不过十步之遥的地方各自隐蔽起来。
  九里山,一处处大大小小的营寨、碉堡遍布于群山之中。或正好卡住山坳这种交通要道,或修建在乱石之中互为犄角随时可以提供火力支援。
  “头儿,你看那边。”远视眼杨娃子用眼神看了一眼王荣耀,示意道。
  “嘶,握草!”王荣耀觉得自己汗毛竖起,浑身冒汗。
  但见,远处一座巨大的碉堡正好挡住了通往山顶的道路。此“拦路虎”体积庞大,分上下两层,底层是三个圆形子堡,托举着一个更大的椭圆形堡垒,最上面还有一个了望亭。
  依稀可见有人影晃动。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个“拦路虎”竟然是水泥结构的!
  而这仅仅是整个九里山防线的冰山一角罢了。
  壕沟,土墙,都属于小巫见大巫了,甚至特么的竟然还有铁丝网!
  同样注意到这些情况的丁勇在这一刻心情颇为沉重。暗道:“幸亏没有发起总攻,如果就这样冒冒失失攻打过来,牺牲上万人都不一定能啃得下整条防线。”
  丁勇四人面色凝重,没想到短短不过两年,如果从翔龙府开始算起也不过十二三年的时间,蒙元居然也造出来千里镜,亦学会了如何使用铁丝网,更令人震惊的是官家的水泥技术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鞑子所掌握。
  “嘶!”
  四人眼神交流,皆惊愕万分,似乎明白了伯颜为什么铁了心龟孙在徐州地区。
  而这一切还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整个大宋情报机构对此竟然毫不知情!
  四人感慨鞑子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事实上,让丁勇等人想不到的是,这令人震惊的一幕同样上演在徐州城外的其他地方。
  不管是张世杰还是吴希奭在进攻途中都严重受挫,两人不约而同的均派出精锐的斥候老兵深入元军阵地一线进行侦查,所见所闻和丁勇这边大同小异。
  第二日夜,不放心的赵昺、文天祥继续派出小股部队趁着夜色再次潜入九里山防线。
  在数万鞑子的眼皮底下搞侦查,何其困难。故而,所有参与侦查的特战队员们在出发之前均写下遗书,交代好生前身后事,胸口更是挂着一枚“光荣弹”,宁死不做俘虏是这些队员们的决心。
  就这样,包括丁勇等人在内的数支宋军小分队在长约九里的鞑子防线上昼伏夜出,不断刺探鞑子的虚实,一张张作战地图中,鞑子的人员、火力配置等重要数据逐渐得到完善。
  然而,鞑子不是死人,九里山防线统帅孙参政更不是傻子。
  无论宋军怎样谨小慎微,可在侦查活动中仍旧会留下些许蛛丝马迹。十余日过去,在牺牲了数位侦察兵后,鞑子在夜间巡逻的频次和力度陡然提升。
  为了应对宋军的窥视,鞑子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一度让丁勇等人的侦查工作变得相当困难,甚至可以说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
  丁勇等人为了安全起见,无奈之余只能提前下山。
  不管怎么说,宋军这次为期十余日的侦查也是颇有收获的,各方情报随即得到汇总、分析。
  待丁勇等人归来,一个个惊人的消息传入赵昺、文天祥等人耳中,众人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终究还是没能瞒天过海。”赵昺叹息道。
  “伯颜如何做到不到一年之间,建立起如此坚固的防线?此人究竟是怎样瞒过我军情报部门的。”面对着鞑子由铁丝网、水泥建造的防御工事,文天祥连续发问。
  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回答文天祥的问题。
  鞑子今非昔比,千里镜有了,铁丝网也有了,更让人想不通的是鞑子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获得了水泥生产技术?
  “官家,老臣失职,请官家责罚。”末了,文天祥扛起了所有的责任。
  文天祥作为大宋右丞相、枢密使,如果说没有责任的话,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丞相,朕以为事已至此,再纠结这些于事无补。”赵昺脸色铁青地说道。
  “官家……”
  “朕甚至觉得这些都是鞑子故意给我们看的。”赵昺道。
  “什么!官家这是何意?”文天祥等人大惊失色。
  “反斜面。”赵昺的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官家,什么是反斜面。”众人不解地问道。
  “所谓斜面,就从山脚到山顶的这部分,斜面的正与反是相对于进攻一方来说的……”赵昺在沙盘上指指点点,给众人解惑答疑。
  “反斜面虽然易守难攻,但并非不可破。诸位,请看,这条线叫做棱线,只要我等占据这里,哪怕伯颜有地道,只需要守住洞口便可以将伯颜活活困死其中。”赵昺给众人解释道。
  “妙哉,官家,这条什么线就是此战的关键。”谢洪永插嘴道。
  “官家说了,那叫棱线。”有人打趣道。
  随着赵昺的解释,众人的情绪逐渐高涨起来。
  “诸位!打起勇气来,伯颜虽强,但只要我等干净、彻底歼灭伯颜军团,天下谁与争锋。”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赵昺给众人鼓气打劲。
  “臣等谨遵官家旨意。”文天祥等人站起来,一起行礼道。
  事不宜迟,作战参谋部结合最新情报连夜开始制定新的作战计划,计划做得很详细,把能想到的各种最坏的情况一一列举,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与此同时,十万宋军将士们也没闲着,开始构建必要的防线,以防鞑子突然发动反击。
  就这样,宋元之间为了最后的决战,竟然不约而同的“达成”了短暂的停火。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来到大宋祥兴十三年(1290年)四月初。
  宋元双方争夺九里山的战斗终于打响。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决战,而宋军也做好了万全准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