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发现棉花

  刘恢转身问道:“老师,这次去襄平,您可以把学生全部带上。
  到了襄平,我准备组建一家学院,到时还要二位老师负责。”
  刘恢自然知道,郑玄的学生比较出名的有:郗虑、王基、崔琰、国渊、孙乾等人。
  这些人中,唯有郗虑名声不好,为何?因为他是曹操打击忠心汉室的刽子手,因此此人争议较大,其他人大部分名声都不错。
  郑玄笑骂道:“这么快就惦记上你的师兄们了?”
  刘恢被人一下子看穿自己小心思,也有点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说道:“老师,学生手里缺人才,学生只能找老师了。”
  郑玄和蔡邕二人听后是哈哈大笑。
  “好,这些人你不要强迫,去否完全自愿。”郑玄也是心疼自己这个弟子,小小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多谢老师,学生一定凭自愿。”
  几人说了几句话,刘恢就借故离开了。
  “康成,你说殿下能否说动你的学生去襄平?”
  郑玄摇了摇头,“这个我可说不准。
  伯喈以为呢?”
  “我们这位弟子不简单,只要他想办的,一定有办法。
  荀家嫡子荀彧都被他拐跑到辽东了。”
  郑玄微笑着没有说话。
  在管家带领下,刘恢和郭嘉来到后院,后院一些花让刘恢停了下来。
  刘恢心里激动万分,这不是棉花吗?自己在洛阳找了遍,都没有找到。
  刘恢激动着拉住管家的胳膊,说道:“管家,这是什么花?”
  管家微微一笑,回答道:“殿下,这花叫“白叠子“,产自西域,两年前,一个西域人送给老爷的,就一直种了下来。”
  果不其然,这就是棉花,最早名字就是白叠子,是人们拿来观赏用的花。
  史书最早记载是唐初时候,棉花真正发展是宋末元初。
  “管家,就种了这么点吗?”
  面前棉花大概只有几十株。
  管家愣住了,难道殿下喜欢这花?
  随即说道:“殿下,这白叠子每年7--9月开花,我都会把种子留下来,如果殿下喜欢,我把种子送给殿下。”
  “太好了。”听完管家的话,刘恢激动不已。
  这个年代每年冻死的人数至少都是数以万计,遇到雪灾,死几十万人是常事。
  有了棉花,那就能解决普通人过冬问题。
  棉花关键还能织布。
  刘恢收起激动心情,“管家,麻烦把种子全部给我。”
  “殿下客气了,草民这就去办。”
  看到激动的刘恢,郭嘉十分不解,“殿下为何见到此花如此开心?”
  刘恢心情大好,说道:“师弟,有了此物,冬天再也不会这么寒冷了。”
  听到刘恢的话,郭嘉一时不解。
  两人来到后院,刘恢远处看到大家正在训练,典韦也在。
  看到刘恢过来,史阿暂停了训练。
  “殿下。”史阿上前行礼
  “你们路上还顺利?”
  “顺利,遇到几个强盗,被属下打发了。”
  看到刘恢的到来,护卫纷纷打招呼。
  几人坐了下来。
  “让你准备的船只准备好了没有?”刘恢问道
  大汉的船都是平底船,这个年代海上航行不敢走深海,只能走靠近陆地最近处进行航行。
  史阿点了点头,说道:“殿下,准备好了。
  说起这事,还得多亏公佑先生。
  公佑先生名孙乾,北海人,也是郑公学生。”
  刘恢自然知道,点了点头,示意史阿继续说。
  “公佑先生给我介绍了一商人,徐州的糜竺,他们手里有船只。
  糜竺答应给我们五艘船,送我们去辽东沓氏县。”
  提到沓氏县,刘恢瞬间知道是哪儿了,那是梦中大名鼎鼎的大连所在地,也是东北最主要港口。
  看到史阿表情,刘恢说道:“糜竺是不是有什么条件?”
  史阿拱手说道:“殿下英明,糜竺想让卑职代为请示殿下,他想见殿下一面。”
  糜竺是谁?刘恢自然知道,这是刘备的钱袋子,刘备没落时,对其不离不弃,不但钱财资助刘备,更是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刘备称帝后,糜竺被封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
  糜竺此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擅骑射。
  “糜竺不是在徐州吗?”刘恢看着史阿问道。
  史阿一脸惊奇看着刘恢,说道:“殿下知道他?”
  刘恢撇了撇嘴,“糜竺字子仲,徐州东海郡朐县人(今天江苏连云港)。
  糜竺、甄逸都是天下大商,我自然听说过。”
  不要说史阿,就是郭嘉也是一脸不解,因为这个时代,商人社会地位很低,只有乱世,商人地位高,因为他们手中有最重要的钱粮。
  刘恢没有理睬二人的表情,对着史阿说道:“你转告他,明天早上来郑府。”
  “喏”史阿转身出去了。
  “恶来,你带兄弟们好好休息一下,这几天连续赶路也很辛苦。”
  “殿下,我不累,弟兄们晚点就会休息。”
  刘恢看了看典韦,也没多说,这家伙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特别仗义。
  “师弟,我们去看看我们那些便宜师兄去。”
  “便宜师兄?”郭嘉第一次听说这个称呼
  刘恢也没和他多说。
  来到侧院,一群青年正在看书。
  旁边不远处几人正在大声争论什么?
  看书的人也没有人理睬他们,仍然拿着竹简专心致志的在翻阅。
  刘恢和郭嘉脚步很轻,来到里几人争论的小院十步外。
  此时,大家都没有注意有人进来,几人仍然在大声争论。
  “鸿预,你极端了,大汉已历经400年,为何不能再历经400年?”一位长相俊美的青年对着另一青年说道。
  “季珪,现在的大汉朝廷,你难道还没看明白吗?
  朝中党派之争日益激烈,世家豪族越来越腐朽堕落。
  土地兼并、百姓赋税沉重、连年灾害,百姓易子而食。
  只要有人刻意煽动,天下必然有变。”
  刘恢听明白了,也知道说话两位青年的身份了。
  长相俊美的青年是清河崔家的崔琰,这是一位史书评价清廉正直的官员。
  另外一位字鸿预的青年,名叫郗虑,兖州山阳郡高平人,很有才学,帮助曹操打压忠汉之臣,构陷少府孔融,持节册封曹操魏公,软禁伏皇后,后来图谋曹操,事泄被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