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透明玻璃

  牟斌带着任务走了。
  朱厚照又召见了琉璃厂的人。
  他们汇报说已经烧制出来更加透明的琉璃。
  琉璃厂的掌印太监钱州率领着工匠,每人手捧着一块玻璃,迅速地来到了豹房。
  朱厚照打眼一看,这跟后世的玻璃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他好奇的问道:“你们这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皇爷,奴婢是知道炼钢那边增加了热度,把铁融化了,我们也就想着通过这个办法,增加窑内的热度,再添加各种材质试验而来,没想到确实可行。”
  “都把这个过程记下来了吗?要总结经验,之后可以形成制度化,可以保证琉璃厂一直烧制这样的玻璃。”
  “回皇爷,奴婢一直都让人记载着,怎么烧制,用什么样的材质,具形成卷宗记录下来。”
  朱厚照问道:“现在烧制了多少块了?”
  “黄、碧、紫、白各有几十块,大的有一尺左右,小的不过几寸,倒是都没有这块透明,奴婢想着将这些重新打碎,重新烧制。”
  “算了,都烧制出来就不要打碎了,拿给皇店卖出去赚点钱。”
  “是。”
  朱厚照觉着他们能烧制出这样的玻璃,应该赏赐。
  “钱州领导有方,赏赐白糖、味精各五罐,其余琉璃厂众工匠,每人两罐,去皇店领取。”
  “多谢陛下赏赐。”
  朱厚照让谷大用拿出白糖和味精的兑换券,分发了下去。
  他们只要拿着兑换券就可以到皇店领取了,这也是朱厚照为了省事弄出来的,免得赏赐一次就传一次旨意,要不然太麻烦了。
  朱厚照现在赏赐给他们都是给兑换券,这是他为了改善大明宝钞做出的准备。
  现在的大明宝钞,基本上形同废纸,没有什么购买力。
  虽然明朝初期规定了只能使用宝钞交易,可是由于滥发,加上宝钞没有与一般等价物锚定,宝钞的价值一降再降。
  现在民间基本上抛弃了宝钞,还是使用铜钱和银子交易。
  朝廷没有办法管,索性也就不再管理民间用钱的事情。
  其实到了明朝中期,有一样东西是可以与宝钞进行锚定的,那就是盐引。
  盐引必然是能在盐场领取到食盐的,所以盐引在古代是有着一般等价物的天然优势的。
  这就跟现代美元与黄金挂钩一样,大家都认可黄金,美元也就值钱了。
  相对来说,只要宝钞与一样东西挂钩,那么它的价值也会恢复。
  但是朝廷意识不到这个地方,宝钞也从来没有与什么东西锚定。
  朱厚照打算将宝钞与盐引锚定,恢复宝钞原有的价值。
  那为什么朱厚照不把宝钞和银子的价值锚定呢?
  无他,虽然现在宝钞不值钱,但是民间对于宝钞的存有量还是很多的,如果贸然与银子锚定,短期内必然会发生大量的挤兑现象。
  因为许多人持有着大量的宝钞,那都在家里放着招老鼠呢。
  而且因为这么多年的宝钞无法购买东西,那必然大家对它的印象不会太好,他们肯定是要先把银子换出来,才会安心,因为他们不知道宝钞会不会再次不值钱。
  如果不值钱了,自己再没换到银子,那不是亏大了吗?
  与盐引锚定,是有着缓冲区间的。
  还有新的制盐方法已经推行下去,现在食盐的产量已经开始增多了。
  但是这件事不能着急,这是需要时间的。
  他首先准备从各个方面对宝钞进行恢复,锚定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现阶段是应对今年的民夫工资。
  给他们发放工资不可能全部使用银子和铜钱,朱厚照必须要用别的东西来代替。
  如果要全部使用银子和铜钱,那么内承运库估计要空一大半。
  所以他准备现阶段先使用兑换券,发放给他们。
  现在朱厚照发出去的兑换券也有很多了,很多拿到赏赐的,也是如愿的领取到了对应的赏赐。
  在外间,已经有商人加价收购兑换券了。
  之前皇店因为一直在限制每人购买贡盐、白糖、味精的数量,兑换券则是突破了这个限制,只要有人拿着来,就可以兑换处相应的数量。
  朱厚照知道可能以后有人对兑换券起歪心思,进行作假。
  但是他早在拿出兑换券的时候,就针对这种情况进行限制。
  兑换券一式两份,上面有对应的符号和数字,且兑换券只有两张,一张是领取人的,另一张是皇店的存根。
  只有皇店的负责人找到对应的存根,才会兑换。
  领取之后的号码就会封存,不会再次兑换。
  而且最重要的是,特制的四枚印章,骑缝盖在兑换券上面。
  兑换券上面有暗标,是哪枚印章盖的。
  只要无法对应,那么这张兑换券就是假的,皇店可以当场扣押此人。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但是朱厚照还是做出了准备。
  永远不要低估人的想法,总会有人想着的。
  这样,兑换券就能解决工资问题,还能在以后帮助宝钞恢复市场地位,重新变得值钱。
  朱厚照已经开始命各工坊全力运转了,为的就是这之后可以领取到相应的东西。
  现在就等着工部做完报表,朱厚照审批,工程开始建造了。
  朱厚照处理完政务,去了温室那边。
  那里现在种植着大明未来能让百姓们吃饱的希望。
  过去每株植物都看了看,长势都不错。
  每天都有人来精心照料着,按时施肥。
  朱厚照想到这里,倒是应该让皇庄那里,专门找一批人,专职进行沤肥。
  要不然皇庄那么一大片地,种植农作物下去,没有肥料,产出肯定要低不少。
  朱厚照直接让谷大用去传旨,让皇庄开始组织人手,进行大规模的沤肥。
  现在明朝使用的肥料,一般都是粪肥居多,还有着豆肥,饼肥等办法。
  但是一般的百姓也用不起太好的肥料,也就导致了产量不会太高。
  因为有的施肥办法,恢复的地力太慢、太低。
  想到这里,他就让小太监去了研究院传旨,研究肥料。
  现在的目标,不是研究出工业制造化肥。
  目的是为了研究,现在的哪种肥料,可以增加产量。
  然后通过皇店宣传出去,让百姓都知道怎么施肥才能提高产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