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心浮气躁?不,年轻有为!

  朱政自认为脑袋瓜子还算灵光,这时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还有什么事儿?
  就在朱政琢磨太监话中之意时,那宣旨太监竟取出一叠圣旨。
  没错,是一叠!
  朱政眨巴眨巴眼,用力揉了揉,生怕自己眼花。
  大明皇帝的圣旨难道是批量生产的?这次怎么这么多?
  赐高天卫指挥使飞鱼服、绣春刀、紫玉銮带。
  飞鱼服的珍贵仅次于蟒袍、麒麟服,以其图案华丽着称。
  一听自己能拥有一套飞鱼服,朱政立时心花怒放。
  要不是当着宣旨太监的面,他都想立马换上新衣裳了。
  公公,这飞鱼服是正常的吗?
  宣旨公公头回遇到这种问题,一时愣住。
  朱指挥使,飞鱼服自然是正常的,至于您正不正常嘛,这我就不好说了。呃……
  朱政没想到这回答,一时语塞,场面略显尴尬。
  公公,我的意思是,这飞鱼服是日常能穿的衣服吗?还是只是一种荣誉,需要供奉起来?
  公公上下打量了朱政一番,目光中满是探究。
  没想到皇帝如此器重的人,竟然会有如此天真的一面。
  既然说是衣服,当然能穿了。供奉它做什么?难不成指望它保你平安顺遂?
  朱政听罢,这才放下心来。
  只要能穿出门就行。
  心中暗自嘲讽日后出现的黄马褂,那么丑还得供着。
  比不上飞鱼服的精致不说,还没飞鱼服实用。
  那我就放心了,公公,您稍等片刻。让我试试这飞鱼服合不合身,要是哪里不合适,麻烦您带回宫让人给我改改。啊!
  正在整理圣旨的公公闻言,惊呼出声。
  为皇上宣读这么多年圣旨,还真没见过这么实诚的。
  难道就因为这股子憨劲儿,才得了皇上的喜爱?
  不行,往后我也要在皇上面前装得老实巴交些。
  高天卫在军事演练中充分展示了火铳的实战威力,若普及开来,将大大增强大明军队实力。因此,将高天卫改为高天都卫,朱政晋升为三品都指挥使。
  朱政听得有些难以置信。
  升官来得如此突然,也太随意了吧!
  但作为都指挥使,手下才三百户军士,也太少了。
  就算火铳威力能发挥,这么点人,军队实力提升也是有限。
  正当朱政为此纠结时,宣旨太监再次开口:
  鉴于高天都卫指挥使朱政在火铳手培训上的卓越才能,特成立专属火器营。由五军都督府全力配合,从其他卫所抽调三千精兵,重组加入高天卫。高天卫将独立指挥,专攻火器,保卫京城。所有抽调人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全部编入高天卫。
  朱政暗赞皇上考虑周全。
  有了这道旨意,他在训练士兵上便有了极大的自主权。
  不论看中哪个卫所的何人,都能将其纳入麾下。
  这样一来,京城里素质最好的士兵都能归他调遣,无人能挡。
  真是太棒了!
  人多人少他都不怕,有信心将高天卫锻造成最顶尖的部队。
  到时候,万炮齐鸣,让敌人闻风丧胆,屁滚尿流。
  即便朱棣打到南京,他也有信心带着这支部队全身而退。
  顺手帮朱允炆那个小子赶走朱棣,或许还能捞个亲王当当,从此逍遥自在。
  宣旨太监看着朱政听完圣旨后自顾自乐呵的样子,心中暗想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病!
  于是,他小步挪开,与朱政拉开了些距离。
  高天都卫指挥使朱政,接旨!
  朱政正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话打断了。
  公公,皇上到底给了咱多少圣旨啊!我这膝盖都快跪麻了,要不这样,您先别念了,我也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等我腿脚缓过来,咱们再继续。
  这位在宫中混迹多年的公公曹春,头一次碰上这样的大臣。
  给我老老实实跪好!我宣旨这么多年,头一遭遇见你这么娇贵的。皇上如此器重你,赐你诸多恩典,多跪一会儿怎么了?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可不能这般心浮气躁。
  朱政没料到,自己随口一句话,竟引出宣旨公公这一堆牢骚。
  脑子一转,恍然大悟。
  看来,是没给够好处啊!
  于是,朱政不动声色,抽出一张银票,悄然塞进了曹春手中。
  曹春一瞧见银子,脸色顿时阴转晴。
  刚才还气鼓鼓的,此刻满是谄媚之态。
  “朱都指挥真是年轻有为,将来必成大器。”
  “这份是最后一个了,您再多担待些时候吧。”
  “从今天起,高天卫司都指挥使朱政,担任东宫伴读书职,特此诏告。”
  “啥玩意儿?”
  “这算哪门子奖赏?”
  曹春收下了朱政的赏钱,听见他这么说,并没有太过惊讶。
  “你可别小看了这奖赏。”
  “这可是许多人挤破头都得不到的机会呢。”
  “都指挥使,你想啊,皇上撇开那么多贵族子弟不培养,偏偏选中你进东宫,足见皇上对你有多器重。”
  “你可得好好珍惜啊!”
  “呃……”
  朱政依然半信半疑,心里还有些不甘。
  这可能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但他一点也不感兴趣。
  因为这个朱允炆实在是个草包,给他当伴读简直是浪费时间。
  曹春自认有几分原则,收了朱政的钱,自然愿意多说两句。
  只是看起来效果不怎么样。
  “都指挥使,看你性情豪爽,不拘小节,有些话还想多啰嗦两句。”
  “给皇长孙伴读,自然不能迟到。”
  “每天早上六点开始上课,到下午五点放学。”
  “你住在城外,恐怕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到文华殿后,先在外边候着,到时候自有人开门。”
  “咱们宁早勿晚,千万别迟到。”
  “另外,皇上对皇子教育很重视,所以一年只有三天假期,春节、中秋和万寿节,你得适应这种节奏。”
  “啥?”
  朱政头一次听说这些。
  他没想到朱允炆这小子的日程安排这么紧张。
  可以说,他从没按这种生活节奏活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