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刘强讲明史

  老朱目光呆滞,看着倒地不起的宋廉,嘴角不由的抽了抽!
  刚才她怼自己时候,恐怕仅仅只用了一成功力吧?
  太子朱标见老师晕倒在地,赶忙让人抬去了太医院救治!
  杨晓凤也没有想到,这老头居然这么不经怼,都一大把年纪了,可别再给气出个好歹吧?
  此时的大殿里依然安静无比,刘强就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隆重现身了!
  在他消失的这半个多小时里,他曾想到过无数种有可能会发生的状况。
  可能已经草木皆兵,或者已经杀的人头滚滚!
  可唯独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殿中居然会这般出奇的安静。
  看着突兀出现的国师大人,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表情的管理能力。
  刘强待在原地也不敢乱动,懵逼的看着周围问道:“你们……这是在干嘛?”
  “儿子!”
  杨晓凤看到儿子安然无恙的回来,快步上前,看了看儿子胸部位置,发现衣服上除了有一点点血迹,和破了一个小洞外,并没有察觉其他异常。
  “儿子你没事吧!”
  “妈,我没事!那根簪子并没有扎中要害。”
  “咚!哎呦……!”
  刘富贵此刻正捂着脸待在桌子底下,耳边突然听见儿子的声音,因为起的太急,结果一脑袋撞在桌子上!
  赶忙一副狼狈模样爬了出来,来到刘强身边道:“儿子,你怎么样了?有没有伤到哪里?”
  “爸!你怎么钻到桌子下面去了?”
  “这个不重要,你就别问了!”
  “哦!我没事了!你们这都是怎么了?”
  奇珍楼的一众人,在看到刘强似乎没什么问题时,这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百官们看着这奇葩的一家子,心中已经对这些人提起了浓浓的探究欲望!
  “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历?”
  “国师大人这一手原地消失又出现的神通,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他不是被扎伤了吗?”
  “怎么又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难道国师他真的是神仙不成!”
  老朱也来到刘强身边,围着他仔细打量了一圈!
  “国师,你……?”
  “让陛下担心了,臣无碍!”
  “可是?刚刚……!”
  “”陛下,此事另有原因,容臣待会再说于陛下知晓,宴会不如就此结束如何?”
  “好,那就听国师的!”
  老朱看着周围的所有人道:“今日宴会到此为止,此间一切种种,诸位爱卿切莫胡乱宣扬!”
  “我等,谨遵陛下旨意!”
  “都散了吧!明日早朝取消一日!”
  “是,陛下!”
  大家虽然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可依然敢擅自逗留询问原因,纷纷走出大殿各自回家不提!
  可这件事情见到的人太多了,怎么可能瞒得住!
  虽然没人正大光明的去宣扬,可口口相传之下只用了不到一天,还是闹了个满城皆知!
  老朱已经无心去管那些了,此刻他正坐在御书房,已经被刘强说的话惊的目瞪口呆!
  昨晚刘强并没有和老朱说很多,只是让陛下莫要牵连其他无辜之人!
  老朱知道一切原因皆在自己后,便下令毛骧回转!
  刘强对陛下说道;“等臣明日进宫,就会把自己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陛下!”
  就在今日上午,刘强依约来到了宫中,在御书房准备和陛下来一个坦诚相待!
  在坐的还有刘基与太子,四人相对而坐,刘基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似乎已经看透一切!
  老朱和太子则是一脸期待之色,等着刘强自报家门。
  “陛下肯定十分好奇,臣究竟来自何处吧?”
  看着老朱与太子赶忙点头,刘强侃侃而谈道:“臣来自距今654年之后的未来!”
  老朱父子俩在听到这句话后就懵逼了,二人互相看着对方,老朱开口道:“标儿,你听明白没?”
  朱标思索一番,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看着同样迷糊的父皇两人目光又同时看向刘强,希望能听到更具体的解释。
  刘强知道,这种事情任谁第一次听说都得懵圈,更何况还处于古代封建社会的朱家父子。
  “陛下可知,现在是哪一年?”
  “那还用说,当然是洪武四年!”
  “对!但不全面!”
  “准确来说,今年是公元1371年!”
  “1371年?这又是什么意思?”
  “这套历法是后世之人推算改变而来,与我朝现如今还在沿用的元朝的授时历颇有不同!”
  “我们的农历起源于更早的夏朝时期,它计算方式并不能让人对年代有个笼统的直观感受!”
  “我们把历史时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有具体记载的时期也只能往前追溯到夏朝!”
  “夏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权的朝代,它存在于约公元前2070年。”
  “关于它之前的段时期,我们则统称为上古时期!”
  “上古时代时间茫茫无尽,已经无法进行考究。”
  “夏朝之后又过了1600多年,也就来到了公元元年,之后又过了1371年直到今天。”
  “臣这样说,陛下应该就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观念了吧!”
  父子俩人又互相看了看,同时点头道:“明白了!”
  “具体情况臣也说不太明白,陛下只需知道现在的洪武四年,就是公元1371年就好了!
  “臣就是来自654年后的,公元2025年!”
  这回父子俩可算听明白了,同时起身瞪着刘强道:“这怎么可能?人怎么可能会跨过时间来到600多年以前?那岂不是相当于我们去到了大唐!”
  刘强无奈摊摊手,一副事实就是如此的表情!
  父子二人傻眼了!
  “这特么的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老朱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激动的看着刘强问道:“按照国师这般说来,你来的那个地方,其实已经经历过我大明时期了?”
  刘强笑呵呵道:“陛下说的不错!”
  “难怪,当初你在来信中有提到咱是个弑杀之人,当时咱还犯迷糊呢,朕哪里就是个弑杀之人了?”
  “想必国师已经知道,咱今后的所做所为了吧?”
  “陛下果真英明神武!”
  “你小子少拍马屁,赶紧跟咱说说咱的大明后来如何了?”
  刘强此刻也犯难,“要不要一开始就说出这么劲爆的消息呢?老朱听完不会气的当场嗝屁升天吧?”
  扭头看向刘老头,希望他能帮自己出出主意!
  刘伯温看着刘强说道:“忘了你小子当初是怎么劝老夫的了?”
  刘强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转头对老朱说道:“陛下,待会臣说的话陛下可能不太爱听,不过臣要把话说在前头。”
  “那个时空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不能代表现在,毕竟好些事情咱们这里还没有发生,陛下心里可要有所准备才好!”
  老朱听完,心中顿感不妙!
  犹豫的问道:“难道那个大明……结局……很,很惨么?”
  刘强再一次看向刘老头!
  “刘先生,真的要说么?”
  刘伯温直接闭眼养神道“不然呢!难道你还想再看一次历史重演么?”
  刘强瞬间明悟了!
  “对啊!最大的始作俑者就在跟前,不说给他听说给谁听!”
  打定主意的刘强开口说道:“陛下,还是安排一名太医在侧比较稳妥!”
  老朱愣住了,“事情居然有那么严重吗?”
  “你小子别婆婆妈妈的,赶紧说,咱能撑得住!”
  “陛下,您撑不住的!还是……!”
  老朱气的胡子都快立起来了!
  太子也不管那些了,扭头朝外喊道:“吴显,去传贾太医,记得让他带上药箱!”
  “太子爷,小的这就去!”
  “标儿,你怎么也跟着胡闹!”
  “父皇,您就听先生的吧!估计事情简单不了!”
  四人开始沉默,只能默默喝着茶水等待,四人之中朱标反而成份最低,成了那个倒茶之人!
  刘强想着待会的措辞。
  老朱心里则暗自琢磨,自己究竟听到什么样的话才会被气死过去?
  他想到的最多就是后代子孙无能,把大明江山拱手让人!
  太子则是满心忧虑自己的父皇,到底能不能顶住先生待会要说的大明结局?
  没多大功夫,御书房外面传来吴显的回话!
  “回太子爷,贾太医到!”
  “陛下,臣贾玉恭请圣安!”
  “吴显,给贾爱卿赐座,在外等候便可!”
  “是,万岁爷!”
  “臣,谢陛下!”
  老朱目光看向刘强,静静等待下文!
  “陛下,臣历史成绩不怎么好,知道的确实不多,只好捡一些重要事情说一说了!”
  “别磨叽了!就从现在开始说起吧!”
  “陛下,洪武四年确实没啥好讲的,不过历史上的今年,百官之首的李善长因病辞官归乡,之后被陛下任命修建中都!”
  “另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
  “七月,傅友德攻克成都,平定四川,取蜀,亡夏。”
  “洪武五年四月,廖永忠率军平定广西。”
  “六月,傅友德大败元军,平定甘肃,此役虽获胜,但战将阵亡颇多,宣宁侯曹良臣、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神策卫指挥使张耀等均战死。”
  “洪武六年朝廷颁定《大明律》。”
  “洪武七年,蓝玉大败北元,遣元顺帝之孙北归。”
  “洪武八年正月,陛下诏天下立社学。”
  “同年,德庆侯廖永忠被赐死。”
  “同年,刘基身死!”
  “洪武十年,建文皇帝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正月,进封中山侯汤和为信国公。”
  “同年,仁宗皇帝朱高炽出生。”
  “同年,汪广洋被赐死。”
  “同年,燕王棣到封国北平就王。”
  “同年,太子妃常氏病逝。”
  “洪武十三年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被杀,牵连者数万。”
  “洪武十四年,宋濂被流放茂州,死于途中。”
  “洪武十五年,蓝玉、沐英攻克大理。”
  “同年五月,八岁的皇长孙朱雄英病死!”
  “同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
  “同年,设立锦衣卫。”
  “同年,空印案发,株连死者数万。”
  “洪武十七年三月,曹国公李文忠去世,追封岐阳王。”
  “同年,再定科举取士制。”
  “洪武十八年二月,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享年53岁。”
  “同年,户部侍郎郭桓案发,涉案人员甚众,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
  “洪武二十年正月,冯胜、傅友德、蓝玉同征纳哈出,并迫其投降,辽东平息。”
  “九月,郑国公常茂获罪,陛下念其父开平王之功,安置于广西龙州,后在其谪所而死。”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北征,捕鱼儿海大捷。”
  “十二月,进封永昌侯蓝玉,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李善长因胡惟庸案发,涉嫌谋反,赐太师李善长死,时年77,其家属70余人皆诛。连死者甚众。”
  “同年,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等人被杀,株连功臣及其家属达3万余人,并颁布了《昭示奸党录》。”
  “同年,晋王朱棢、燕王朱棣率师征元。”
  “洪武二十四年,天下郡县赋役黄册着成。”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江夏侯周德兴被杀。”
  “同年,皇太子朱标病逝,享年37岁,另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被杀,此案牵连到13侯、2伯,连坐族诛达1万5千多人,开国功臣因此案几乎全亡。”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颖国公傅友德被杀,定远侯王弼被赐死。”
  “洪武二十八年,开国六公爵仅存者冯胜被杀。”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晋王朱棢死。”
  “五月,陛下病逝,葬孝陵。”
  “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
  刘强说到此处终于停了停,看着脸色铁青的老朱,心里不由得惴惴不安起来!
  “怎么会这样?咱的好兄弟都死绝了?咱的妹子也死了!咱的标儿也要死在咱前头!”
  “呵呵!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因为信息量太大,以至于老朱有些不知该从何处问起?
  “咱妹子是病死的么?”
  刘强看老朱还算镇定,开口道:“有人说是因为皇长孙的死影响到了皇后娘娘!”
  “那咱的大孙真是病死的吗?”
  “有人说是太子妃吕氏所为,不过没有人证实此说法!”
  “不过就结果来看,她的儿子继承了大统,她的嫌疑不能排除!”
  “哪里来的吕氏?”
  “她是太子的侧妃!”
  “吕氏的父亲吕本,他本是元朝大臣,洪武元年投奔陛下之后,从一个小小的湖广行省照磨,一直升到了后来的正三品太常卿。”
  “包括后来常氏的死,也有人猜测是她下毒所为!”
  “呵呵!原来是他的闺女!”
  “刘强看着老朱那满脸的杀意,赶忙提醒道:“陛下,莫要忘了臣刚刚的提醒!
  “所谓,种因就会得果!”
  “那位姜雪的父亲何其无辜,结果被陛下被冤杀!臣命大才躲过此劫,甚至就连母亲也差点丧命!”
  “可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臣死则死矣,陛下到时又当如何?”
  老朱紧握的拳头松开,“那咱的标儿又是怎么回事?”
  此刻朱标听的似乎有些呆傻了,不过听到父皇喊出自己的名字,当即回神也想听听先生怎么说?
  “唯一能确定的是,太子殿下是在西安回来的途中病发,这才病逝!
  “据传闻猜测,其病因或许有二!”
  “其一:陛下是个杀伐果断的君王,在位期间杀了许多功臣!”
  “而太子是个性格和善之人,他不忍心看陛下去杀如此多的大臣,并且还牵连了无数无辜之人。”
  “于是陛下每次举刀杀人,太子都会进行极力阻拦!”
  “但陛下是何等铁血之人,太子的话陛下根本不放在心中,该杀还是要杀。”
  “相反,对于太子的阻拦,陛下也是十分生气,有时候甚至还会拿东西去砸太子,以此发泄心中的怒火。”
  “因为陛下觉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也是为了太子。”
  “太子三番五次的劝阻没能起到丝毫作用,他只从陛下手里救下了一个人,那便是宋廉!”
  “还是连同其母亲皇后娘娘,一起劝阻陛下,这才把人救了下来。”
  “但同时,宋濂最后还是死在了流放的路上,这跟陛下貌似也脱不开关系!”
  “在我们看来,宋濂对太子而言,那便是另一个父亲,十几年的悉心教导,令太子对宋濂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宋濂死后,太子十分的自责以及难过,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劝住父皇,才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后来他又想劝陛下改过自新,别再动刀杀人,甚至还以上古尧舜皇帝来举例,可得到的回应却是陛下丢过来的凳子。”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太子被陛下的残暴手段所震撼,他善良的心灵实在是承受不住这样的杀戮。”
  “于是,太子慢慢的积郁成病,他的死,跟陛下大杀功臣离不开关系。”
  老朱气的双手直抖,“简直就是他娘的放屁!咱绝对不会那样做!”
  朱标看向暴躁的父皇,“自己真会被父皇气死吗?如果之后真如先生说的那般,这种情况不无可能啊!”
  老朱按耐住情绪,“你继续讲第二条!”
  “其二:就是朱樉谋害!”
  老朱听到这里一脸的诧异!
  “老二?他又怎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