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再活五百年

  “咱的大明,国祚到底多少年?”
  “276年,历经16位皇帝!”
  老朱喃喃自语道:“只有区区276年么?”
  “陛下,自朱棣驾崩后,明朝经过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其国力达到了鼎盛,超过了永乐盛世,开创了仁宣之治!”
  “然而,明朝的第二个盛世,随着明英宗的上台而走向衰落。”
  “这就开始衰落了么?这个明英宗又他妈是谁?”
  “陛下,朱棣的嫡长子是朱高炽,朱高炽的嫡长子是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就是朱瞻基的儿子!”
  老朱还没听到刘强的下文,就开口骂了一句:“这个混账玩意儿!”
  刘强接着说道:“1435年,朱祁镇登基!”
  “刚开始,朱祁镇没有实权,张太后和杨士奇等文官联合执政,勉强维持仁宣之治的果实。”
  “但随着张太后和杨士奇等人的老去,明英宗就开始胡作非为了。”
  “在文治上,明英宗错误利用宦官王振胡作非为,扰乱朝纲,整得大臣敢怒不敢言。”
  “武功上,没有任何能力的明英宗,想效仿成祖五征漠北的壮举,亲自出兵讨伐蒙古,却由于各种原因爆发了土木堡之变。”
  老朱疑惑道:“土木堡之变又是怎么回事?”
  刘强苦笑道:“朱祁镇,他被瓦剌给俘虏了!”
  “卧槽!”老朱听的眼睛都瞪大了!
  “这个消息一传到京城,那是举国震惊,要说朱祁镇这个皇帝,那当得也是够失败的!”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第一时间不是想到怎么营救他,而是二话不说,立马拥立了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改年号为景泰,为明代宗!”
  “就这样,一场御驾亲征,朱祁镇把自己的皇位给弄丢了。”
  “在文治上,朱祁钰驱逐祸国殃民的阉宦,重用文臣,发展经济赈济灾民,积极治理水患。”
  “在武功上,朱祁钰和于谦主持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还整顿军队,加强国防。”
  “但由于朱祁钰维护皇权的政治经验不足,其于1457年,又被明英宗的夺门之变推翻政权!”
  ”他不是被俘虏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陛下莫急,听臣慢慢说!”
  “当时朱祁钰这位新皇刚上位时,朱祁镇这个太上皇还在瓦剌手里呢。”
  “毕竟那也是自己的亲哥哥,朱祁钰面子上还是要做一下的,结果就派了人去谈判!”
  “瓦刺也想将这个烫手山芋弄出去,就顺势送回了朱祁镇。”
  “可好不容易走了大运,顺势坐上皇位的朱祁钰,在内心深处对于哥哥的回归那是千万个不愿意的。”
  “于是,在朱祁镇回朝后,朱祁钰做了一件大家预料之内的事情!”
  “哦……!难道他把他哥哥杀了?”
  “那倒没有,他将朱祁镇囚于南宫,严加看管。”
  “朱祁镇当俘虏的那段时间,待遇都比囚禁在南宫中要好的多。”
  “毕竟他在瓦刺那儿属于\"贵宾级\"战俘,严刑逼供什么的是不存在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
  “可他在南宫就不一样了,见风使舵,虎落平阳被犬欺的例子并不鲜见!”
  “为了讨好新皇,朱祁镇就连饭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八年!”
  “朱祁镇虽然过得凄惨,但也确实得到了真正的磨炼,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逼宫行动大获成功!”
  “而朱祁钰也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大起大落,病逝了。”
  “明英宗复辟后,继续恢复宦官乱政的局面,还错杀于谦等大臣。”
  老朱气的胡子乱颤,“真是个该死的混账玩意儿!”
  刘强没停,继续道:“虽然他在曹吉祥和石亨的谋反被粉碎后有所幡然醒悟,开始真真正正想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时,已经弥补不了其对明帝国多年乱政带来的恶劣影响。”
  “然而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还没等他做出一番成绩呢,就驾崩了。”
  “当时的土木堡之变,差一点就毁灭了大明王朝,明朝第一个盛世戛然而止!”
  “明英宗驾崩后,经过朱见深和朱佑樘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明朝从英宗时期的乱政阴影中迅速恢复。”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中期颇有作为的帝王!”
  “在文治上,朱见深给于谦平反,重振臣民对朝廷的信心,还亲自处理荆襄流民问题,缓和矛盾。”
  “在武功上,朱见深可圈可点——其派出明军打击蒙古,出兵两广平定大藤峡叛乱,出兵东北创造“成化犁庭”的神话。”
  “朱见深23年的励精图治让明朝恢复过来,又经过其子朱佑樘18年的弘治中兴,明王朝已经有恢复盛世的可能。”
  “然而,随着朱佑樘的驾崩,公元1505年明武宗的上台,朱见深和朱佑樘开辟的中兴盛世局面又中断了。”
  “明武宗朱厚照很喜欢玩乐,在西华门建立豹房,成天在豹房中玩乐。”
  “皇帝嬉戏无度,宦官刘瑾胡作非为,残害忠良无恶不作,这使得明武宗时期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农民起义。
  “虽然明武宗在位时期也做了一些正面事情,比如应州大捷粉碎蒙古进攻,赈济灾民,杀掉宦官刘瑾等事情。”
  “但这些贡献却无法挽救明武宗长期乱政,而引发的明朝中旗的社会危机。”
  “朱厚照驾崩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以亲王身份登基称帝,他的登基颇具争议,这里就不细说了!”
  “嘉靖帝登基后亲手拨乱反正,却又在后期亲手葬送了大好局面。”
  “嘉靖在位时期加强皇权,整顿吏治,严禁宦官干政,完善科举制度。”
  “经济上轻徭薄赋,改革宗室问题。”
  “在军事上,嘉靖积极抗击倭寇侵略,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消灭倭寇。”
  “然而,朱厚熜是一位善始不能善终的皇帝。”
  “其在位到中后期开始,就逐渐荒诞朝政,他开始沉迷上了在后宫炼丹。”
  “内阁首辅严嵩一手遮天,贪污腐化,在严嵩胡作非为的影响下,明朝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就连蒙古人打到京城之下,严嵩压根也没当一回事。”
  “满朝大臣只会阿谀奉承,不会给国家办任何实事,严嵩让明朝的官风腐败到了极致。”
  “直至徐阶将严嵩赶下政坛,明朝内外局面才有所好转,但已经不能和嘉靖前期相提并论了。”
  “后来的隆庆皇帝励精图治,让明朝走向正轨。”
  “1567年,嘉靖皇帝第三子朱载垕登基,改年号为隆庆。”
  “隆庆皇帝性格宽厚,在政治上积极改革明朝嘉靖后期的弊政,在高拱的帮助下大刀阔斧的展开反腐败工作,还遏制土地兼并,缓和国内矛盾。”
  “在经济上,隆庆皇帝实施开关贸易,发展商品经济,让明朝后期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
  “在军事上,隆庆重用戚继光镇守北方,还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
  “朱载垕在位虽然6年,却给明朝万历皇帝留下了极其大好的形势。”
  “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打败高拱执掌大权并继续改革,明朝在张居正去世前有了恢复盛世的迹象。”
  “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以及万历对张居正彻底的清算和后期长达28年的不上朝,导致朝堂党争严重,各个部门官员缺额严重。”
  “万历的怠政已经让明帝国内部千疮百孔,为明朝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万历皇帝驾崩后,经历了一月天子泰昌的短暂执政,天启朱由校成为明朝的新君主。”
  “天启在位前期还利用部分文官勤于政事。但执政后期,随着魏忠贤势力的崛起,天启皇帝亲手让明朝进入政治上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
  “魏忠贤打压异己,迫害东林党左光斗、杨涟等官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全国上下只准歌颂魏忠贤,不允许提出异议,违者就被魏忠贤关入东厂大牢迫害致死。”
  “天启皇帝驾崩后,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登基。”
  “崇祯皇帝上台后铲除魏忠贤一党,大快人心,但由于万历和天启给崇祯留下的烂摊子实在难以弥补!”
  “再加上崇祯的执政能力不如朱见深和朱载垕等帝王,以及崇祯性格的刚愎自用,明王朝在崇祯这里走向了终结。”
  刘强感慨道:“在崇祯执政的那十七年,那真是个可悲可叹的时代啊!”
  “崇祯帝也算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了,他于18岁接手其兄朱由校的皇位,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一心想把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光复强大,然而此时的国家已是内忧外患、积难重重,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不是几味汤药就可以挽救的了。”
  “究其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天灾,瘟疫,民变,外侵,君臣离心,还有最后的穷!”
  “那就先说说天灾!”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里,中国北方蝗灾旱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饿死者无数!”
  “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尤其在陕西,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再来说说瘟疫!”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因为死的人太多,每年都有人感染瘟疫!
  “就在崇祯十三年,河北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鼠疫,那时被百姓称为疙瘩瘟!”
  “由于当时医学条件限制,再加上旱灾、蝗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瘟疫便蔓延扩散到北京、山西、陕西等地!”
  “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到崇祯十七年秋,累计死亡民众达千万人以上!”
  “关于民变,那就更好理解了!”
  “从崇祯元年起,在旱灾、蝗灾和官府的压榨下,陕西等地终于爆发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高迎祥为起义军领袖的第一代闯王。”
  “起义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至崇祯八年,全大明势力强大的起义军已发展至十三家七十二营,他们在河南荥阳集会,并攻下了南直隶凤阳,甚至还挖掘了朱家的祖陵。”
  刘强看着对面的老朱,此刻的老朱神经已经大条到麻木了!就算听到再劲爆的消息,也不能使他动容分毫!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继续称闯王!转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大顺”,三月直逼京城,声势浩大!”
  “再说外侵!”
  “从万历十六年开始,盘踞在东北的后金就不断南下,侵犯明朝边疆。”
  “抚顺,沈阳,辽阳,相继沦陷!”
  “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
  “广宁之役,明军大败!”
  “先是后金统领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公开起兵反明!”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袁崇焕重伤后死亡!”
  “继任的皇太极,在1636年于沈阳称帝,并改国号为清。继续南下攻明!”
  “不过,数次都被蓟辽总督袁崇焕打败!”
  “崇祯三年,袁崇焕遭反间计被崇祯凌迟处死!”
  “到崇祯十六年时,皇太极用十余年时间,逐渐统一了明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
  “其中包括内蒙古、东北、北至外兴安岭以北、西起贝加尔湖、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的疆域。”
  “自此皇太极再无无后顾之忧,开始对明朝的江山虎视眈眈、伺机夺取。”
  “至于君臣离心,那就更让人无奈了!”
  “崇祯多次与大臣商量改革之策,“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
  “然朝政大权被强大的文官集团把持,往往朝令夕改,令出不行,崇祯实施的赈灾募捐和图变强国竟无人支持。”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所倚重的太监杜勋投降、曹化淳也开广宁门投降,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正阳门、太监王德化则引导李自成从德胜门入!”
  “他所等待的四支卫京军队(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也迟迟未到!”
  “崇祯帝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此时的崇祯帝万念俱灰,悲叹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再说说最后的穷!”
  ”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旱灾和蝗灾引发的饥民灾害,他带头把宫中的金银器皿拿出来变卖应急,并号召百官捐钱捐物!”
  “他事必躬亲,昼夜不息,励精图治,史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
  “比起他的祖辈神宗朱翊钧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父辈光宗朱常洛纵欲享乐、兄长熹宗朱由校专注木工来,可谓过之而无不及。”
  “崇祯皇帝还节俭自律,连他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换,他还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
  “崇祯十七年初,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前夕,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向北京打来,一路所向披靡,离北京越来越近了!”
  “形势危急,为筹集粮饷,从二月中旬起,崇祯皇帝就下达捐饷令,号召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臣武将及地方缙绅富户捐款应急!”
  “但是大多数人不过只捐了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了事!”
  “三月十日,北京城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崇祯帝派太监徐高到周皇后之父、国丈周奎家劝捐,先晋其爵为侯,然后开口让他捐10万两银子。”
  “然而,周奎一听要捐钱,就如丧考妣,并说,“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1万两。”
  徐高悲愤之下质问道:“老皇亲如此鄙吝,大势去矣,广蓄多产又有何益?”
  “多次催迫之下,周奎捐了一万,崇祯觉得一万实在太少,让他再加一万两!”
  “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五千两私房钱,交给父亲,并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
  “然而周奎却又从中扣了2000两,只拿3000两作为捐款交给崇祯。”
  “曾经的状元,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
  “其他的官吏更是一个个装穷叫苦,有的在住房门上大书此房急卖!”
  “还有的装模作样,把古董玉器拿到市上出售。”
  “据统计,崇祯在最后关头所倡导的捐银助饷,仅募得区区二十万两。”
  “捐饷令响应者寥寥,崇祯只好改以实物代替现钱,让前三门一带富商豪门给前线供应粮草,或给士兵家属提供口粮,以为较易实行,但是同样被消极对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于煤山寿皇亭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时年35岁。”
  “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
  “蓝袍上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进京后,向明朝官吏追赃拷饷,周奎根本不用拷打,果断献出家财52万两银子,其它珍宝折合银子2万两!”
  “据统计,李自成通过拷饷,从明朝勋戚、内监、百官,总共搜刮到7000万两,这与崇祯只募得20万比起来,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崇祯皇帝死后,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最终也没等来陛下的开拔军饷!此刻他已经做了投靠清朝的准备!”
  “李自成大顺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北京,明朝灭亡。”
  “清朝统治阶层闻此巨变后, 立刻商讨应对策略。”
  “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毅然下令进军关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与吴三桂激战于山海关,多尔衮率清军突然参战,大顺军猝不及防,战败退回北京。”
  “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关内。”
  “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向陕西撤退。”
  “清朝廷迁都北京后,清军南下消灭李自成、南明等政权势力,最终占据了这汉家的江山!”
  “大清朝给这个国家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发展,而是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刘强看着三人道:“只不过,那又是下一段历史了!”
  “其中有意思的是,大清帝国的国祚也是276年!”
  刘强讲到这里停了下来,御书房里此刻变得静悄悄!
  “小子,忘忧草带了没?”
  老朱突然说出的这句话,可把刘强给整不会了!
  “陛下,您怎么也……?”
  老朱看了一眼身旁的刘伯温,吐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哎……!”
  刘强算是明白了,肯定是这个老家伙臭显摆了!
  伸手入怀,掏出一包华子,一支画着火辣女郎的打火机,分别给老朱和刘老头一人递上一根!
  朱标刚想伸手也接一根,老朱却板起了脸!
  “父皇,儿臣听了先生这番话,感觉真是人生无常啊!”
  “特别需要一根忘忧草,来慰藉一下心里的烦忧!”
  “呵呵!陛下,男人不抽烟,白来世上走一圈!太子想抽,就让他抽呗!”
  “哼!”
  刘强给三人都点上,一时间屋里烟雾弥漫!
  只见三人闭上眼睛,享受这难得的一刻,消化着未来那些沧桑巨变!
  刘强走到窗边打开窗户,看向外面安静又空旷的庭院,脑中思绪渐渐飘远!
  开口唱起了一首应景的歌!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刘强唱完转过身,看到三人正泪流不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